提起太后,去病才想起来,曹襄父母回老家,他在长安还有一堆亲人呢,肯定是要住皇宫的,只好叹了口气,失望道:“那好吧。对了,过几天我姨母婚礼,你一定要来啊。”
曹襄点点头,郑重道:“那是一定的。”
卫青今日工作完成,换上便衣回家。皇帝最近的心思昭然若揭,所有人都知道大汉要对匈奴出兵了,他们这些亲卫也自然要更加刻苦。
皇帝曾对卫青透露过,他将派遣4路大军出,卫青作为他的亲信,刘彻会给他一支部队的指挥权。
卫青很难不感激刘彻。他目前为止不算长的人生中,前期暗淡无光,父亲不喜,兄弟欺辱,仿佛噩梦一般,而见到姐姐后,却仿佛所有事情都好转了起来,甚至现在还成为了皇帝的亲卫,将随军出征匈奴。
他这般出身,能有这样的际遇,当真是不易的。
卫青无以回报,只得更加努力。
他沿路回家,就看到旁边酒舍门口有个小娘子在等他,卫青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可惜他自己并没有现。
薄小姐虽然是一届女流,但却像自己姐姐一般,颇有智慧,甚至在军事方面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卫青每次与她相处,都觉得是遇到了知己。
卫青不是个擅长言谈的人,但是跟薄小姐在一起时,却总会不自觉地探讨许多军事观点,薄小姐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偶然说的一些言辞让卫青觉得她很有军事素养。
卫青有些为她可惜,如果她是个男人,凭借薄家的出身,也许能随陛下出征匈奴了。
当然,这也只能想想。
薄质丽隔几天就会在这个地方等卫青,两人见一下面,聊两句,卫青送她回家后再回自己家。两人似乎都还挺喜欢这种相处模式。
薄质丽为了跟卫青有的谈,翻出来许多兵法相关的书籍,在自家老仆人不赞同的目光下认真研读,倒也从一开始只能听卫青讲,自己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变成了自己也懂了很多,可以偶尔跟卫青讨论了。
其实,她觉得这样有些累。但是,卫青心思忠厚可靠,又是她的救命恩人,家里出身虽低但姐姐和自己都是可靠的,自己这个落魄权贵可能还有些高攀了……
薄质丽敛了敛心神,女孩子的幸福要自己追求,她看卫仲卿不似有其他心上人的样子,长平侯也对世家不看重……
卫青倒没想这么多,他一门心思出人头地,按姐姐的话说,要给家里争光,最好能给大汉争光。他被薄小姐养成了习惯,倒是准备送薄小姐回家。
薄小姐在车上,笑了笑,搭话道:“恭喜你了,姐姐被陛下指婚。我家里父兄不在长安,倒是不便去太仆家拜访,到时请帮我转送下礼物。”
卫青老实地点点头:“好。”
薄小姐搅了搅帕子,随即又笑道:“说起来,你二姐和长平侯是否也未曾婚嫁?可相看了什么人家?”
卫青虽然比较关心姐姐,但这种事也不是他这样的男子关心的,便老老实实摇摇头:“母亲还在平阳跟着兄长过,有没有帮二姐三姐谋划我就不得而知了。”
薄质丽笑了:“你外甥也不小了,前几天我还看到他和小侯爷在街上玩闹呢。”
卫青想起外甥,也觉得有些头痛:“这小子不老实,太好动……”总是把姐姐气的咋咋呼呼的。
薄质丽笑了笑,也没说话了。
卫君孺的婚礼也是很盛大的,她丈夫公孙贺位居九卿,十分显赫,虽说前期丧妻,但卫君孺嫁给他做正妻多少算是高攀了。
大姐出嫁了,家里面又冷清了些,卫昭有些不适应了。
这二姐和陈掌是不是也快了啊?二姐出嫁,去病那个小子肯定会被带走了,家里就剩弟弟和自己,弟弟很快要出征……那岂不是自己成了空巢老人了?
卫昭今年二十多了,在大汉绝对算是大龄剩女了,单身税也没少交,现在却感受到了些许凄凉……
嗯,如果青儿成婚了,自己该怎么过?跟着青儿一起过嘛?会不会影响他们小两口啊?
本来没有婆婆跟着,嫁给弟弟的话,弟媳妇就可以当家作主,那一定是非常自在的,有了自己在,弟弟和弟媳妇难免就要顾虑到自己,甚至可能很多事情还是要考虑自己的意见,让自己作主的……这弟媳妇过的不会舒心吧?
万一人家觉得自己碍事,不愿意嫁给弟弟怎么办?卫昭还是希望弟弟能跟喜欢的人,或者识大体的女人在一起,也就是说,最好能娶个读书识字,受过教育的女人,这个年代,这样的女人大多数是贵族或者有些钱……别自己拖累了弟弟的婚事。
对了,青儿到底有没有喜欢的啊,自己到底应该给他配个什么样的媳妇啊?
卫昭有些纠结,弟弟要出征的话,自己这个姐姐是不是应该早些给他娶妻以防万一呢?虽然知道此行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自己还是很担心啊。
自己这样的人到底应该怎么搞啊?像宫里那些太监一样,收一堆干儿子么?
这……好像也不是不行啊……
卫昭觉得,自己最想要的干儿子,其实是霍光来着……
或者自己也养个面什么的?也不是不行吧?自己好歹是个侯爷……到了大汉许久,卫昭终于开始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
唉,算了,自己一个人过也挺好的,义妁一个人过不是也挺好的嘛。自己还是赶紧再准备点钱给弟弟娶媳妇吧,再培养点侍婢什么的,到时候皇帝万一给弟弟赏赐了宅子,别没人打理。
卫昭想到这事,马上开始行动。她跟卫青提了几次,卫青并不愿意谈这个话题,似是有些抗拒,表示全凭借姐姐们做主就行了。
看看这直男的样子……卫昭很为他担心,越觉得自己肩头担子很重,需要替不走心的弟弟谋划。
卫昭无奈,只得趁着大姐回门,跟两个姐姐商量这事。
两个姐姐都很严肃,娘家兄弟对女人多重要不必多说,娘家没人对一个女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意味着在夫家受了欺负都没人为自己出头。三姐妹合计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结论。
卫君孺犹豫道:“依我看,咱们虽然出身不行,但是托小妹的光,已经算得上是显赫了,青儿自己也争气,咱们眼光可以放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