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弘壁把圣旨又还给了亦失哈。
“那个,亦公公啊,咱俩也是老熟人了。”
“这圣旨你带回去,跟陛下商量商量,换个差事。”
亦失哈:“???”
啥?
换个差事?
你多大脸啊你?
我从未见过如此胆大妄为之人!
亦失哈也算是看明白了,这对奇葩父子离谱的很。
他要是继续待在这儿跟他们插科打诨,说不定还真会被忽悠瘸了。
一想到这儿,亦失哈立马将圣旨塞给了李景隆,然后头也不回地带着人跑了。
李景隆手握圣旨,满脸堆笑地看着李弘壁。
“儿呐,开心点,虽然只是个从六品的学官,但毕竟也是官儿嘛……”
“大明朝的官儿,狗都不做!”
李弘壁愤愤不平地怒喝道。
这国子监,就是大明王朝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朱元璋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
后朱元璋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
国子监设有从四品的祭酒一人,从四品下的司业二人,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此外还有负责琐事的监丞和主簿各一人。
因为是大明王朝的最高学府,所以国子监招收的学子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以及一些勋二代和官二代。
比如国子学,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由国子学博士和助教负责,讲授经术义理。
也就是儒家四书五经那一套东西。
关键问题在于,他李弘壁不想掺和这些东西啊,一想起脑仁儿就疼。
天知道狗皇帝为什么让他去当国子监助教,这不是故意恶心人吗?
再者国子学的弟子都是些勋贵官宦子弟,一个个官二代勋二代,闭着眼睛都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李弘壁吃饱了撑的,去跟这些勋贵纨绔斗法!
在家抱着小鼓鼓睡大觉不香吗?
真是岂有此理!
李弘壁很是不爽。
直接回屋找小鼓鼓睡觉。
他不爽,另一边也很不爽。
国子监祭酒胡俨看到这旨意,立马就急眼了。
李弘壁不过年仅十七,毛都还没有长齐呢,哪有资格当助教啊?
国子学是勋贵子弟、重臣子弟读书的地方,太学则是五品官员的子孙读书的地方,至于其他如广文馆、四门馆则允许平民子弟入学,是各地学子中的精锐。
但不管怎么说,国子监也是大明最高学府,代表着大明士林的脸面。
而国子学博士,都是天下知名的硕儒,助教也都是名士,最低门槛都得是进士翰林,你让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勋贵子弟过来当助教?
平日里那些个勋贵子弟、官宦子弟已经让人很是头疼了,现在皇帝陛下竟然破天荒地安排一个勋贵纨绔过来当助教,那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吗?
胡俨是个老实人。
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副榜进士,自己水平自己知道,所以对功名并不热衷。
他本来在安徽桐城任知县,结果副都御史练子宁把他推荐给建文皇帝,等胡俨到了金陵帝都,燕王朱棣都已经攻破长江了,还没来得及见皇帝一面,高升的机会就没了。
永乐皇帝即位后,胡俨一事就搁置了下来。
而后又因为文渊阁大学士解缙的推荐,永乐皇帝授予胡俨翰林院检讨之职,不久又让胡俨与解缙、胡广等七人进入内阁,参预机务。
但胡俨性子戆直淡然,在内阁里面,受皇上顾问,他从不与人争先,所以被皇帝晋升为国子监祭酒,替大明王朝执掌这座最高学府。
胡俨想着教书育人总比在官场打机锋好,所以兴高采烈地来了,平时也不惹事是非,整天安心混日子,没事儿喝喝茶看看书,日子过得潇洒无比。
但是,他毕竟也是士林中的一号人物,他也要脸啊!
国子监要是任由皇帝这么搞,迟早会变得乌烟瘴气,到时候他胡俨也会跟着受人诟病!
于是胡俨匆匆入宫面圣。
今日他就是硬气一回,跟皇帝陛下大吵一架,也不能让李弘壁做这个国子监助教!
老实人也有怒的时候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