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脑变白质 > 第1431章 星际(第1页)

第1431章 星际(第1页)

“你说的有道理,你有目标吗?”曾凡被楚妍说服了。

“我又没研究过宇宙,哪有什么目标,不过你如果发现类地行星,一定要带我去开开眼界!”楚妍坐起来搂着他的脖子说道。

“行呀,地球上差不多的地方咱们都去过了,以后去见识下不同的星球!”曾凡答应下来。

后面一段时间,他把研究方向转到了当前宇宙,寻找类地行星的信息,同时研究星际之间如何更有效的定位传送。

从人类开始学会思考,就开始研究星空,宇宙天文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学问了。

几万年前的人类看到星空,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星空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以前人类也只是观察星星位置的变化,研究其中规律,用来进行方向辨认,推测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当做最原始的计时方法。

哥白尼的日心说逐渐被承认后,许多天文学家就试图用三角视差法测算恒星距离,但由于当时的观测精度不高,恒星视差数值很小等原因,一直没人成功。

当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地球轨道半径时,恒星对日地平均距离所张的角称为恒星的周年视差,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一亿五千万公里,被称作天文单位,测量出周年视差,再套入计算公式,就能得到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恒星的距离通常都要用光年来计算,一光年约等于六万三千二百四十一个天文单位,这么庞大的边长之下,视差角度通常只有不足一角秒,六十角秒等于一角分,六十角分等于一度角,圆周等于三百六十度,恒星的视差角测量难度可想而知。

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测量仪器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几位天文学家锲而不舍的观测下,才相继测出了恒星周年视差。

德国天文学家赛舍尔最早测算出天鹅座六十一双星系统的周年视差,继而计算出到地球的距离,为十一点四光年,尽管这个测量值有些误差,在当时已经却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不过周年视差法适用于距离较近的恒星,对于距离在几百光年以内的恒星,测量相对准确,误差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二三十以内。

当恒星距离超过一千光年以上,视差角变得极小,测量误差会急剧增大,导致距离测量的误差达到数倍甚至更多,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无论是测量工具的精度,计算能力,还是对宇宙的认知都有了巨大的提高,又发明出分光视差法、造父变星法、星团视差法、标准烛光法等多种测量方法,可以更精确的测量恒星的距离。

由于恒星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任何一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是以光年为单位,最近的恒星南门二都在四光年以外,测量误差百分之十以上都很正常,再远的恒星差上几倍都不稀奇,加之星系随时都处在复杂的运动之中,所有恒星测距方法得出的结论都只能参考,用来定位传送根本不可能。

太阳系内的星体距离都比较近,可以更精准的测算距离,即便误差几万公里,传送过去曾凡也可以重新测量纠正,不会有太大问题。

太阳系以外,恒星之间的距离大多都是以光年为单位,一光年等于光速跑一年的距离,也就是说,我们测量的恒星实际上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位置,即便测量的距离没有误差,也难以作为传送的坐标。

因为距离遥远以及恒星与地球轨道角度的关系,对恒星运动速度的测量误差更大,至于运动的轨迹和方向,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问题,稍微差一点点,差之毫厘谬以远不止千里,南辕北辙都不足以形容。

很多问题不去想不知道,深入研究之下,曾凡发现星际传送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地球上传送相比,复杂之处比他想象的难得太多。

在地球上的传送,他可以根据经纬度和海拔三个坐标精准定位,在宇宙这个以光年为基本单位的尺度上,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现有的天文理论只能作为参考,对曾凡的传送帮助不大,他觉得还是用自己琢磨的高维空间理论去理解,更有可能实现传送。

宇宙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随着能量和质量的分布有着稀疏浓稠的变化,相比测距定位传送,还是寻找锚点传送更靠谱一些。

所谓的锚点,就是像曾凡早期传送那样,先到传送点附近,对那里的物质原子有深入感应,记录下时空内原子的频率变换规律,设定传送点,然后才进行传送,这个传送点就是锚点。

想到这里,曾凡突然有所感悟,他原先总下意识的把空间和时间两个概念分开理解,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在传送的时候是不能分割的,只有两个同时准确,才能传送成功,一个有误差,那就不是传送误差,而是传送一定会失败。

就像那个能量球的实验一样,停留在未知的空间,或者像其他那些普通物品一样,彻底失去联系,不知道传去了哪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地球上他想去哪里都可以,太阳系内也勉强能做到,可是光年以外的星系,那就有点难了,如何寻找锚点就成了问题。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方法,那就是宇宙射线,除去明确来自太阳的射线外,其他的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包括大量的质子、氦核、重离子、高能伽马射线等等,都可以作为靶点目标进行测试。

有了思路后,具体的测试曾凡不需要自己去做,空间合金的质量已经增加了十几倍,分出一部分到太空去测试一点问题没有,他不用担心空间合金有去无回,测试的效率也比他自己快的多。

最近他发现不需要吞噬实际的物质,光靠吸收岩层积蓄的应力能量,空间合金也可以成长,不断的变大,也省去了他很多事。

空间合金内部的原子体积压缩的非常小,也让这种物质具有非常大的分割能力,不仅分割其他物质,也可以分割自身,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像微型机器人那样,分割成微米、纳米,甚至更小的尺度颗粒,去执行比微型机器人更复杂的任务。

比如,单独的进行空间穿越测试。

到了太空中,收集四面八方的宇宙射线,几万吨的空间合金可以分裂成几十亿、几百亿以上的独立单位,同时进行多个空间穿越实验,这样的效率可比曾凡自己实验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超新星爆发、脉冲星、黑洞、恒星、星际尘埃等等都是宇宙射线的来源,曾凡如果自己去实验,可能几十年未必能发现值得去的有类地行星的恒星系,有了这么多的帮手,那就省事的多了。

数量不够还可以继续源源不断的制造,地球上空间合金吞噬的物质太多担心出问题,可以去其他行星,或者小行星带,只要帮手足够多,实验的次数足够多,终究会找到符合要求的目标。

圣诞节过后,很快就是元旦,神鹰眼镜正式发售,几个月时间已经建立好了各地的销售渠道,二百块价格又不贵,销售的情景极其火爆,第一天全国各地就卖出了超过千万副,销售额超过二十多亿。

这个销量比华族网络前面三个多月销量的总和还多,这还是店铺接待能力有限,不是供货不足,三个多月曾凡早已经准备了足够的数量。

神鹰眼镜的超强材质非常难以损坏,即便是故意破坏也很难,曾凡按照全世界每人一副进行备货,准备了一百亿的数量,以后几十年都不需要担心没货卖。

有了神鹰眼镜,最基本的功能,就相当于有了一部不需要充值的电话,一台随时可以连接网络的超级电脑,不需要上网费,不需要几年就更新换代,更别说还可以替代各种功能眼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神鹰眼镜都是求之不得的宝贝,更何况还卖这么便宜,二百块的价格几乎等于白送了。

对曾凡他们来说,实际就是白送,他们几个股东开始就约定了不从里面分红,几个人连工资奖金都没有,纯粹义务劳动。

喜欢脑变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脑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