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粮种能力”一事发生在去年冬季,可她最初跟蒙恬提及作物产量的时候,人还没抵达咸阳呢。
另外,就如夏稚唯自己所说,同样的东西,为何她自己私田里的产量与夏家的都有一大截差距?
她捣鼓的绿肥少府早就研究过,虽然确实对增加粮食产量有所作用,但没有太过超然。
私田里有少府的隶臣妾精心劳作,夏家田地里同样有蒙毅与治粟内史派去的人,两边的劳作强度与用心程度并无太大差别。
……
扶苏只要稍稍一发散思维,就会获得无数的问题,这让他既困惑不解,更多的,是担心这些“无解”会不会给大秦造成隐患。
如今夏子推归家,这不是个好相处的人物,有他在,他们再想要隐秘地控制夏稚唯,难上加难。
扶苏本心对稚唯并无恶意,但责任让他不得不去警惕这些人和事。
秦王政听着长子抛出的各种“为什么”,指尖轻轻点在案几上,神色并无太过凝重。
翻阅自上古至今的记载,总有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发生。
他幼时看《山海经》,脑海中也曾冒出过无数个“为什么”;但之后、现在,他会去想“如何利用”“能不能用”。
就算他贵为君王,即将坐拥天下,也会有搞不懂的事情,秦王政不会去执着探究,看结果就是了。
如果手里这支刀笔不好用,他就换掉它。如果特别好用,他或许会召人询问这支笔是怎么做出来的,但绝对不会想着自己去制作。
换成夏稚唯。
但凡这个小
女子隐约透露出她有成仙成神、移山挪海的法子,秦王政都会不遗余力得挖出来。
但如果她只是得到一点仙人眷顾的肉体凡胎,那他只在乎对方能不能给他的大秦创造利益。
之前夏稚唯特别点明要所有权属于自己的田地,或许,“夏稚唯的田地”格外不同?
特别受上天、农神的眷顾?
但显而易见,这些粮食就是普通的粮食,并不是仙丹灵药,它们也都是从地里扎扎实实长出来的,成熟时间没有缩短,产量虽然确实比别的田地要多,可也没有翻倍。
如果除了医术之外,这就是夏稚唯得到的“仙缘”,那说实话,秦王政还真看不上眼。
若要让他真正提起兴趣,好歹得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吧?
秦王政觉得长子的顾虑有些……
不切实际。
与其担心夏稚唯会不会危害到国家和他,还不如操心操心之后大秦要怎么攻打南越——拿下齐国是必成之事,秦王政等人基本不怎么担心。
细数夏稚唯手中的好东西,玉延、蹲鸱、红糖、白糖、稻米、甘蔗、鸭禽……原料或者高产地差不多都在南方。
更重要的是,王翦老将军通过审问曾经抓到的越人,所得到的情报是:百越、及至更南的地方,疑似可以做到一年两三熟。
秦王政早就对此地觊觎已久,待统一后迟早要拿下这里。
但长子能有这份心是好的。
况且有点事让扶苏发愁,总比成日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要强。
——对,他就是说那些不安分的儒生,和拉帮结派给扶苏造势的个别楚系。
秦王政心里这般想着,转手重新拿起文书,对长子道:“你若是很担心的话,就去把夏稚唯从小到大的事情全都重新调查一遍。”
左右也就是费些人力物力,总比在这儿兀自反复揣摩好。
扶苏微顿,随即恍然他是思考太多把自己限制住了,立马清醒过来。
“父王教训得是,儿臣告退。”
〈114〉
忙完秋收后,稚唯也没能闲下来。
起因是蒙毅看她给王翦老将军调理身体调理得不错,联想到自家老父蒙武的年纪也不小了,心思一活络,瞅准稚唯空闲的时机就来请她去上门看诊。
民间没有医馆,黔首生病都是硬抗,贵族找巫医也未必能找到靠谱的,女医更是大海捞针都未必能有一个。
给王、蒙两家看病算是稚唯在上层真正扬名的前兆,她开始被一些贵妇试着请去治疗。
等稚唯抽出时间盘点库存,发现自己的酒精存量极速下降,不禁庆幸。
幸好她的田地有[药植增产20%]的独特性,即使在同样蒸馏提纯的步骤下,她自制的酒精质量格外好,其他人也会自圆其说,将无法解释的原因归为玄学。
否则她真不敢这么放肆使用酒精。
当秦国正式要对齐国发兵的消息传到稚唯的
耳朵里时,她正捣鼓三合土试图去盘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