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该干嘛干嘛!
镇江码头,江水捎了一艘京城楼船正停靠于此。
一对中年夫妇漫步走了下来,一身素衣盖不住他们的贵气。随行的护卫也证明了两人身份不凡。
“妹子,你看这路怎么如此平整?竟无缝隙?怎会有如此巨大的石板?嗯~,这好像不是石板?……”
“妹子,你看。这兔崽子还是胡闹!上好的钢材竟弃于路边?咱非得好好收拾他一顿不可!你可别护着他”
“好了,明己不是胡来的孩子。一会儿见着先问问…”
“那兔崽子不是胡来的人,那这天下还有胡来的人吗?”
两人正是老朱和马皇后。老朱赈灾事宜安排妥当后,便把朝政甩给了朱标。
带着马皇后先一步来镇江考察了。此刻看着水泥路面和铁路。正指责明己铺张浪费。
一辆小火车,拖着几节木板由镇江向码头驶来。一路哐当哐当的声音,越来越响
老朱紧盯火车,呆滞的眼神诉说着他的震惊。随行的检校把两人护在了身后,如临大敌。恐惧源于未知。
小货车并未朝他们冲来,走在自己的路上,并未理会他们。
“这是?这是什么?二虎,去打探清楚!”
不一会儿,二虎便回来了
“老爷,此物名叫小火车。是小侯爷明的。还未成型。用来载物实验的。有一定危险性,侯爷不让载人。侯爷说能一日千里时再更名为火车……”
老朱心里默默想起明己曾经说过,有一物可载万石,日行千里。本以为他是开玩笑的。
没想此物就出现在自己眼前了!他说的都是真的?
老朱收敛了心神。到了侯府再问问明己。随即准备找辆马车。
很快就现了,镇江的马车都是四轮马车。不过也并不在意。
随意找了一辆,便上了马车,向镇江城驶去。
马车在水泥路跑的又快又稳,老朱有些担心。四轮马车虽好却转向不便。这般度太过于危险
镇江的马车转向却并不受此影响。老朱养气功夫还是到家的。依旧沉着的坐在马车之中。没有声询问
没过多久,马车就进了镇江城。老朱下了马车,付钱的时候终究还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老哥,为何你的马车转向度不减,还能如此平稳呢?”
“贵人客气了。贵人是第一次来镇江吧?”
车夫接过钱,恭敬的说道。皇家商会在江浙力了。新型商品吸引了不少人来镇江探索。
车夫也是见过世面的,能看出老朱气度不凡。十分客气的回话
“马车是镇江车马行的。可不是小老儿的。小老二只是车马行做工的。
平稳是因为侯爷府的人给马车加了些什么。对了,小侯爷管他叫差器。前轴不用通轴而是断轴。小老儿也不清楚。”
“哦,多谢老哥解惑。”
老朱与车夫道别后,向着侯府转悠去了。
老朱总觉得镇江百姓和京城大有不同!也说不出来什么不同。
镇江城。百姓皆是红光满面,商人络绎不绝。商铺林列,沿街小贩的吆喝声也胜过京城。
老朱伫立在大街上,感受着镇江的氛围。他不知道这就是精神面貌。但他明确的感受到了盛世雏形!
“走!去侯府!”
老朱曾多次下江南体察民情。镇江的氛围让老朱觉得富裕的江南远远不及
没有探察的必要了。这种感觉作不了假。心里更加坚定了新政的决心!
镇江的变化震撼了初来乍到的老朱。镇江的百姓习以为常了。都没现镇江的变化
只觉得生活好了起来。今年丰收了。粮食够吃了。没有豪绅压迫,没有苛捐杂税。生活方便了一些。仅此而已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己也是如此,镇江的变化对他来说并没什么。
可能见过璀璨的盛世吧。好比石器时代和奴隶社会。在他眼里依旧原始,依旧封建。并无什么不同。
老朱正在前往侯府了路上
“小明考清华,小红考北大。我在烤地瓜。哈哈哈……”
“哥,清华北大也能烤吗?有地瓜好吃嘛?”
“哈哈,当然比地瓜好吃了!他们能让你有吃不完的地瓜。”
明己笑着说道,并未解释。沈秀带回来了一船番薯,眼下时节已经不适合育苗了。
明己终于能在这个冬天吃上烤地瓜了,提前练习下手艺。以免冬天来的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