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我们在“稳定的变化”中,所以其内在的事物,也便统统都是处在这种变化“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相互调和中。
我们的道,它不会去故意地去隐藏或者刻意宣扬;而就从来都是回兮往来的变化;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其“回”两个口,一个向里,一个就向外;一个向外,一个就向里;一个向前,一个就向后;
就好像,有绳子一头被送进去,在延伸中减短,就有一头被拖拽出来,拉长;
其在“进入”的同时,也就是在“走出”;如此“同一事物”的存在情况,就会因为自身的变化性,而好像同时受到两股大小相同、却又方向相反的力道;
因为只有处在这种“进出不堵”的变通和道通情况中,其变化才能够一直存在,事物才可以有“形象”可言;
而暂时无关乎更宏观的“运动”情况,就单指“变化”;
有了在“虚空”中,存在的变化,事物才显象出来。
其“反和变”都是我们在对事物定义和着相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思考性描述;
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道·无”的这种自然、不可描述性;
即,“变化”就是要在“虚空·变通”的深远精微基础上,同受于“迈进输入”和“变通而出”两种情况下的“表现模型”,然而其变化的本身为“自性本空”,即本身不会对事物的变化做出阻碍;只有变化才会去阻碍变化;是各种变化之间的相互阻碍,制衡、限制了双方,而不是本就处于“空性”之中的变化;
变化就是处于“空、无”之中的“虚空”表现;这才是“变化·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的本质;
而我们将这种“向下、进入”等等的情况定义为“阴、坤、地”;将“变通而出”的等等情况定义为“阳、乾、天”等等。
而又将“变化”的这一完整对象,定义为“阴阳相生、一画开天”等等的太极情况。
但其实都是“不异”而言的。
即,事物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生变化,就是要在潜入到“虚空”的基础上,才能生“增其所不能的变化”,去变现出来;但其实都是“无以复加”的过程。
即,变化的“进出”变通概念,是相对于“空、无”而言,是以“空无”的角度来判断变化进出的方向性,却并是不相对于事物“移动”所呈现出的形状方向性变化;
运动、移动以及存在则都是事物呈现的结果,而不是原理。
其事物能够“存在”,便是“存在于‘空无’中的变化而显现”;
即,因为“虚空”而事物向内变化,进入“空的杯子”中;又因为“杯子里的“空无”被注入了这种‘变化’”以后,其无阻不垢性,而“向外”展现出这种存在。
但杯子、以其整个世界的“空性”却都一直存在,只是现在,所出现的“变化”处在了它的管辖范围内,但其本身却能够制置事外,不去影响这种变化,如此,才是不够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但其于“空、无”中的这种“变化”,却是在不断地“反应进来”和“变化出去”;或者说“变化进来、反应出去”。
而“存在”就是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那么这种“存在的变化”我们不去看它“现象”上的形貌以及运动情况如何;
而就只知道,这种“存在的变化”,是要受到一种能够“变化进来”,又能够同时“反应出去”的限制级存在。
而只要是“存在”,则就要同时局限于这两种状态之中。
即,一种“向内”和一种“向外”的共有状态之中。
而如果直接了解为“飞的直线”运动模型,就是在“着相”,不明变化的开始;因为这时,我们所默认的进出口在“现象”上都是“同相”的,这不是“变化”的特征,而是“定义的特征”。
即使是“同一方向上的运动”,也都已经与“真正的自然性变化”毫不相干。
而更恰当的描述则是,在这个直线运动中,其飞进入的同时,也就是在飞出;即,进就是出;就好像高公路的直通现象一样,其在进入这条高的进口收费站时,就是在往出口收费站运动的开始。
因为真实的自然,是需要“变化”才能够表现和存在出来的;
而“存在”就是说,必须满足“变化”的“变通”道理;
即,这件事物的本身,同时受到一种“由外向内收和由内向外放”的“泰然冲气”力量,满足了这一条件,才是“存在”的基本原理。
“向内”大于“向外”,成形,冰凉的石头,带给我们重量的感受,吸引力;
“向外”大于“向内”,成象,风和温热的火焰,甚至于“辐射”,带给我们能量的感受,一定的外排、斥力;
“向内”等于“向外”,即“波”,以及各种守恒定律,因为先内外均衡,说明描述的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至少不大能够看出变化,而也可能是“无”,因为只有“无”才能做到真正的内外均衡,去“守恒”。
简单提及一下,内外的两种力量之间的拉扯情况,可能不是很准确,因为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使出现了移动情况,都是处在均衡的受力情况中。
这里只是为了让我们清楚“变化和运动”之间的大概理念;因为也依然牵扯“着相性”的“概念性·定义”问题;
而其我们了解“虚空”,即“虚空”与事物的各种形状结构运动状态都无关,而就只是让事物能够生变化以及存在出来的开始。
即,两者或多者之间的变化,也必须是深入进“虚空”中,在“虚空”深矣远矣的变化中,产生沉底、软化等等的效应,增益其所不能后,才能再变化出来,为我们所看到“冲气以为和”的“实色”化学反应。
是“有来有回”的变换模型,其“进入的虚空的方向”,与“转出的虚空方向”相反。
而以抽水式的“单向”以及“二极管”等方式对事物的流动情况,
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种统一了方向性的“直来直往”;因为我们已经依照各种各样的“现象”,确定下来了,进出口的“同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