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本王站起来,顺便拉了他一把。
我二人一路出了山,去到了酒仙镇上。
要说今日出门,主要便是为了见见那酒圣舒景乾。
沿路走来,三步一酒栈,十步一酒坊,空气里都弥漫着阵阵酒香,真不愧是我大燕国的酿酒之乡。
这酒仙镇三个字,的确是当得。
四处溜达着,走过了几条街,本王拦住了一位老人,问道:“老丈,你可知这天泉坊,怎么走?”
“知道啊。”老人十分的热情,在前面引路说:“这天泉坊,这是我大燕国第一酒坊,镇上的人啊,就没有不知道的。”
他口气虽大,却也不算是吹擂。
行至天泉坊,极目望去,全是酒坛子,层层叠叠,高低胖瘦,白瓷黄瓷的堆积在一起,蔚为壮观。
而此处飘来的酒香,带着几分缱绻撩人的滋味,竟让人未饮先醉。
身侧,那引路的老丈指了指一位身着蓝衣的男子,道:“喏,那就是天泉坊的老板舒景乾。怎么样,是不是俊美非凡,一表人才?”
本王不知他是推销酒还是推销人,“闻言”往那舒景乾的方向看了一眼,只见他年纪不大,二十岁出头,穿着精工刺绣的袍子,腰间一根描金的玉带,头发一丝不苟的梳成发髻,藏在白玉冠里,露出了一双精致的眉眼,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是个满身贵气,却不染铜臭的人。
本王原本想着,一个被称作酒圣的人,大约是胡子拉碴,豪气冲天,没事抱个酒坛子,似醒非醒,似醉未醉,半世疏狂,半世荒唐的过上一辈子。
可这人,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一表人才,风度翩翩。
和“酒圣”这个称呼,完全是不沾边。
这晌,他同人谈完了生意,转身行至了本王跟前,问道:“这位先生,可是来买酒的?”
“买酒只是其次,”本王抱拳,道:“在下慕名前来,主要是想着见见传说中的酒圣,舒老板。”
他拱手,道:“不敢当。”
言语间虽是客气,但脸上却是一副“当得起”的傲气。
不错,本王很欣赏这种人,当下又毫不吝啬的夸了他一句:“不想,舒老板酒酿得好,人也是君子如玉,相貌非凡。”
“先生谬赞了。”他笑笑,道:“两位远道而来,屋里请。”
“打扰了。”本王跟上了他,边走边打量他罩在外头的纱衣,只见那轻纱呈湖蓝色,质地细腻,薄如蝉翼,竟比御用的天玄纱还要精妙。
当今世上,凡人只凭着一双巧手,根本织不出这般精妙的轻纱来。
真要说的话,本王倒是想起了一种存在于传说里的东西——鲛绡。
作者有话要说: 1出自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
去到了屋里,舒景乾命人奉了茶,亲自为本王和姚书云倒了一杯,问道:“不知两位先生,打哪里来呢?”
“京城。”本王说着,喝了口茶。
“哦?”他似有若无地瞟了本王几眼,问道:“不知先生,怎么称呼?”
“在下姓岳。”
“姓岳?”他搁下了茶杯,问道:“襄王岳初吗?”
本王一怔。
要说我从进屋到现在,一直从容淡定,对答如流,并未表现出任何异常,他是如何猜到的?
舒景乾笑笑,道:“王爷勿怪,这茶名叫‘悲春’,闻着虽香,喝着却极苦。一般人要是喝第一口,都会皱眉咂舌,就像你身边的这位姚大人。可王爷脸上却并无任何异常,可见味觉有恙。”
“哦?”姚书云挑挑眉,“你说他是襄王便罢了,又如何断定我是姚大人?”
舒景乾扫了一眼他的手掌,道:“看阁下十指修长,而指尖遍布薄茧,想来是常年练琴所致。”
“那又如何,全天下会弹琴的,又不只是姚书云一人。”
“话虽如此——”舒景乾帮他满上了茶,道:“两位来自京城,一个味觉失灵,一个工于琴技,一个穿着皇家御用的流云锦,一个戴着雕刻‘子然’的玉佩,怎么看,都不只是巧合吧。”
既然被人道破了身份,本王也不想掩饰,笑了笑道:“没想到舒老板心细如此,观察入微。”
“过奖了。”他摆摆手,道:“在下不过是个商人,平素和各种人打交道,久了,就能从他们的穿衣打扮,举止谈吐中,猜出他大约的身份。不想,今日寒舍竟能迎来名闻天下的书圣、琴圣两位贵客,真是我舒某人的荣幸。”
“荣幸吗?”本王摩挲着手里的茶杯,道:“我和书云的名声可不大好,昨日里还有人说我们沽名钓誉,不配与你齐名。”
“王爷说笑了,您的真迹在下有幸见过一次,下笔风雷,力透纸背,虽不敢说放眼天下无人能及,可就舒某平生所见,当属第一。”
他这话说的十分坦然,并无半点恭维的意思,顿了顿又道:“至于人品,有个词叫心正笔正,王爷落笔恢弘,洒脱不羁,正如我今日见到的人,君子如风,凛然正气。眼见为实,在下从来不信外头的疯言疯语。”
这话至情至性,说到本王心坎里了。
本王以茶代酒,敬了他一杯,“你这朋友,我交定了。”
“不胜荣幸。”他一仰而尽,喝茶如同喝酒,一派洒脱不羁。
如此看来,五官虽秀气了些,却也有那么点酒神的架势。
初次见面,无风无雪亦无月,只一壶茶,便聊了整整一下午,散席时,宾主尽欢,彼此间都有些相见恨晚。
临走的时候,舒景乾命伙计提来了两壶好酒,道:“寒舍除了酒水还是酒水,无厚礼相赠,只一点薄礼,还希望两位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