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紫禁城。
朱烨正在用着早膳,一名内侍悄步走了进来。
片刻后,方正化对朱烨低声禀报道:“皇爷,宋应星和毕懋康进京了,现在就在宫外。”
听到这两个名字,正在用膳的朱烨神情一怔,旋即对其大声吩咐道:“宣!”
说完后,他将手里碗筷放下,对一旁伺候的内侍吩咐道:“快,都收拾了。”
“皇爷,您还没用完呢。”
方正化有些惊异的问道。
这两人是什么来路,皇爷竟是这般看重。
其实他是不知道。
在朱烨的心里,宋应星和毕懋康的地位,可是比徐光启等一干西派重要的太多了。
以徐光启为首的西派,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科技,甚至于自身还加入了天主教。
这一点,朱烨其实很是不满。
但是,没办法,现在大明奇缺对火器、机械了解的人才。
所以,他才无奈将徐光启和孙元化召进京城。
但相比于宋应星和毕懋康,这些西派还是不能让他放心。
就在朱烨想着这两人生平的时候,宋应星和毕懋康也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了暖阁。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金安!”
两人已经进入暖阁,就对朱烨大礼参拜道。
“两位卿家免礼。”
“方正化,赐座。”
朱烨抬手道。
等两人坐定后,朱烨笑着对两人说道:“朕对你们可是望眼欲穿,总算是把你们二人等到了。”
“臣愧不敢当!”
两人听到朱烨这么说,当即站起来,诚惶诚恐道。
“坐,坐,坐下说。”
朱烨对两人压了压手道。
“时间紧急,朕也就不绕弯子了,朕知道你们二人在格物一道上颇有建树。”
“宋卿,据朕所知,你正在编写一部讲述工农业技艺的书籍对吗?”
朱烨对宋应星问道。
“回陛下,臣确实是在编写一部讲述农家生产和手工业技艺为主的书籍。”
宋应星虽是不知道皇帝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但还是开口应道。
朱烨微微颔首道:“卿既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那你就去做这件事吧,工部那边清吏司那边还缺一个郎中,朕属意由你担任。”
“你上任以后,立即开始着手炼制钢铁,朕要打造新式火器,以应对大明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朱烨的脸色此时已经变得严肃起来。
宋应星赶紧起身道:“陛下,想要制造更加坚硬的钢铁,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臣恐耽搁了陛下的大事。”
“你可以召集工部所有工匠,集众人之力,慢慢研究,朕和工部一定会有求必应。”
朱烨也知道科技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大量积累的。
这种事不能催,只要为这些人提供充足的钱粮,剩下的就看他们就行了。
他相信这个时代的大明,是有这个底子的。
宋应星听皇帝都这么说了,只得躬身施礼道:“臣遵旨!”
朱烨压了压手,示意对方坐下后,又对毕懋康说道:“毕卿,朕听闻你对军械、火器很是熟悉?”
毕懋康回道:“回陛下,臣不敢说了解,只是在兵部的时候,看过赵世祯大人留下的一些书籍,对火器有些兴趣。”
“有些兴趣就好,朕看你也去工部任职吧,挂工部侍郎衔,掌军器局,研制新式的火器。”
“臣遵旨!”
毕懋康没有任何推迟意思,直接答应道。
“好,有了你们二位,朕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