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都是不异的。
而其中,一切的有形有物并不是说,就必须是物体是物质,甚至于是思想、精神、鬼神等等,只要是被自然提出,或者是被我们意识提出;都算是有物的有形“形态”;
即,在“空无”中,辩阴阳;在“有物”中也辩阴阳;因为“有物”就是阴阳的相生状态。
这是我们大概对于“两个无有的阳”它们的讨论;而“两个无有的阴”同理;
因为“阴阳”是不异的无有相生情况;所以,两个无有的阴,对于它们的讨论,也便就还是基于我们对于“阴阳·方向性”上的冲气讨论。
而“无有的阴”和“无有的阳”则就更是“冲气”的状态了;因为方向正好相反;相生为有;是会直接可以相生为有物的状态。
三种关系无和无,无和有,有和有;
无和无,或者直接说成是“无”的道体,我们已经了解了其中的基础状态;是我们“化无为中”的第一阶段。
而“无和有”,我们也是逐渐了解到了“无有的阳和无有的阳”之间冲气所形成的“有物”情形;无中生有。甚至于,于此我们还知道了,于空无中的有物生成情况。知道了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作用关系;粗略地了解到了,我们这个虚空世界中,“有物的物甚至于物质”生成时的大致流程。
即,物质是怎么来的,石头、矿物等等这些自然界中的原材料是怎么来的;先天地而生,有物混成。
可是,“有物混成”,我们却并不了解“有物”的分布情况;即,我们看得到“无有”的空无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可以说一切都是非常“有序”的;因为不存在“差异性”;
可到了“有物”的阶段后,我们会现,一切事物的摆放和大小、远近等等状态都出现了“无序”的杂然凌乱状态;
这里并不是说,自然很散乱,错综复杂;而是说,在“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切都是很“均·均衡”的状态;可到了“有物”中,却渐渐它们虽然也在“相互制衡”,但却相当无序。
即,在“无中生有”的这个过程中,为什么产生了“似之不均”的情况;就好像我们眼前的土地和空气,分明就是两种事物形态;它们是怎么来的。
即,通过“无有的对冲”过程中,我们会现“有物生成”;而其从我们“阴阳的基础理论中查看”在任何过程中,“阴阳”都是“均”的;
不可能存在不均,而即使是“火是阳·水是阴”这种看似差异性的事物,也都是“均”的;即,水火二者的现象截然不同,甚至于我们经常对立起来看,为不容的凌乱情形;
但其实也都是“均”的;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似之不均的有物”情况。
回到自然的基础理论中。
那么,就是说,在形成“无有的对冲有物”形貌、样貌的时候;即,事物在“成形变作·阴·有”的时候,其中的“阳·无”也便是在“变出”;
因为,于“空无”中,其一切的“阴阳”都是要“均”的;而即使我们看不见“均”的现象,但也都是“均”的。
但“阳”是什么;是我们道体无有的“第一阶段·无有变出”;可在相生为“有物·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过程中,我们会现,“阳”是虚空,是无有;就依然是它那样的一种“无有的阳”;但“阴”却已经变出了“似之有物”的状态;只是“无有的阳”在其中生成了“有物的阴”;为“无有而有”;
而“无·空无”在形成“阴”、生成“有”时,就也便是在生成“阳”,生成我们看不到的“无有性虚空”事物;即,生成了“有物的阴”,而所生成的“有物的阴”,却是会因为“自性的空无性”而外放出“有物的阳”;以此来带给我们一种好似不合的“相斥”的情形。
如此地产生“均”;相均,均以自化。
而“无有的虚空”就是在“空无化有的成阴”过程中所出,好像有一种“力量”在彼此互推着对方;
而那种因为“化阴而外放的一种似之有物的情况”就是为强为刚的“阳”;就好像是“力”的作用一样。
即,我们对于“力”也是一种“有物”的感觉,而“有物”就是说“阴阳相生的一体性”。
即,在“成形·成阴”的无中化有第二阶段时,在“有物的阴”生成的过程中,会自均释放出“有物的阳”;如此的带给我们一种不能够“透入进去”;好像是有物在阻碍一样;
是因为在其“无有”当中,已经生成了一种“有物”性;
其“阴阳”的基本原则,有一阴,就有一阳;
有一“有物的阴”生成,就有一“有物的阳”向外放出。
这是我们从无中化有里,在进行到第二阶段“无和有”之间关系时看到的情况。
但其实一切都还是要基于“自然”的基础理论上;而不管我们推论到了何种程度;其所遵照的也都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那么,如此我们也就知道了,当“无”在生“有”时,是会释放出“有物·阳”的;就好像是一种“力量·能量”一样。
例如核聚变,即在形成“有物的阴”时,会释放出“有物的阳”;或者说化学反应,在生成出更稳定的物质时,放热。
而这些都还只是在“无”中,所展现给我们的;
以其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我们在“无”中,生成出“有物的阴”时,其“有物的阳”会变化而出;那么,其“有物的阳”变化去了那里,又和接下来“有物的阴”二者之间就是否还会有某种联系。
因为这一探讨,是会影响出,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事物它们的摆放在自然情况下会这么凌乱;
即,“无”本来是很“均”的情况;
可生成“有物”时,却为什么会渐渐地出现“相倾”的一种我们所看到的“偏变状态”。
而“偏变状态”就是说,本来都是“无”,突然某一个地方居然突兀的“有”了,然后显得其他的依旧是空荡荡的状态。
这种“差异性”是怎么来的,并且其以后这种差异性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
甚至于,我们的物种多样性等等的不同,都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基础逻辑中;
化无为中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主要是了解“物本位·空本位”再带出一定的“人本位”进行讨论;人本位固然以后会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我们“人”在其中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