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音说着,将平板滑到了另外的界面,之前市场调查的PPT上,几乎一览无余。
陈翊浏览了一下这些样本信息,提醒道:“这么看,同行反倒是你们画展受众的大头了。说起那个木向晚,不也算是你们的同行吗?”
“同行?你是说…?”
“之前偶尔跟云声交涉,算是对你们行业有所了解,资源人脉的确很重要,但是策展主题再小众,明面上,还是要服务于大众市场,也就是你们说的,破圈、增强影响力曝光度,观众想看到有趣的作品,创作者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看到,所以,假定豆芽菜这次的确理亏,那你想想,剩下慕名而来的创作者,他们到底想要看到,这件事之后会被怎样反馈?”
经他这么一提醒,白音像意识到了什么,创作的意义在于产生共鸣,而共鸣背后的故事,却人人不同。
比起一幅画、一段文字、一块木头本身展现给人们的视觉效果,是美是丑,是高级是低俗,皆会因不同的理解与认知产生不同碰撞,但创作者本身创作的历程却是既定的,既然情绪不可琢磨,评价无法统一,那么对于创作者最直接的加持,莫过于给它一个平台,展示出不同的“弦外之音”了。
这不正是“画外音”的用意吗——让更多有趣的创作被看到。
白音像是茅塞顿开,“谢谢你陈翊!我有思路了。”
巧合
“画外音”的官方账号,终于对“角楼·榫卯之间”这个作品的风波,作出了回应。
主文案如下:
“榫卯之间,窥析众生,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木头也有弦外之音。”
突然来这么大格局的用词,无论是看热闹吃瓜的,还是认真等说法的,一一都寻着热度点开了文章……
按照不少网友的说辞,这短短不到五百字的图文详情,从科普榫卯的历史课,到现代工艺使用的技术岗培训,最后终于图穷匕见……
评论区果然热闹了起来——
1L:好家伙,搁这等着呢?合着这么大争议就是硬扛也要让它上呗?这背后得多少投资啊?想红想疯了吧?
2L:本来对豆芽菜还挺有好感的,这次这事真恶心到我了,至今没有等到豆芽菜本人的回应!这波不约!“画外音”主办也是心大,一锅老鼠坏锅汤……
3L:都骂成那个样子了,主办方心里有没有点b数?豆芽菜背后到底是谁啊?这画廊背后又是谁啊?合着还是资本家与资本家丑孩子的自导自演,非要给观众喂shit对吧?!
4L:路人,单纯挺感兴趣这次画展主题的,现在小众创作不易,想破圈可以,但是有争议的作品确实挺坏好感的,容易先入为主。
5L:担心“画外音”团队的精神状态,完全没必要蹚这浑水啊?我愿意相信它为创作者发声的决心,但决心也得掂量掂量舆论吧……年度头铁冠军。
6L:一群显眼包不爱看就别看,谁也没逼着你,非要把饭圈那套搬这来,艺术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这么喜欢先入为主、带着偏见看万物,我看也确实不适合看展,适合看戏!
……
白音就刷到这里,后面的反正来来回回就是三方意见掐架,她头一次在“谈笑风生”官方账号下,学到了那么多怼人金句。
字字锐利,句句诛心。
她截图发给陈翊,笑评:哈哈哈哈你看评论区又在杀人诛心了!
但她笑的背后,幡然醒悟,他们诛的正是她的心。
“难受吗?听他们‘骂’你们的精神状态?”
“难受什么?他们骂得越凶,话题就越大,黑红也是红嘛,一切为了‘画外音’的宣传,反正受了委屈…有你给我买零食!”
陈翊发了个喝茶的表情包,顺便提醒,“你去找夏明彻问过了?”
“哎你提醒我了,我这会儿就去问他。”
她退出了与陈翊的对话框,直接给夏明彻去了电话。
对方接起时,声音听上去显然还没醒透,支支吾吾的——“…喂?”
艺术家果然生物钟不同。
可白音一点也不客套,直接一顿前因后果的叙述后,官方请求对方——“夏老板,您当时那幅速写现在还在吗?在的话…我们画廊愿意以双倍诚意订下来,并且给您安排个合集C位展示宣传?”
对方这才清醒了一些,不过也没有被她的热情带跑偏,狡黠反问,“怎么?这时候想起来拉我去当工具人了?”
半个心思被看穿,白音笑抚,“怎么能说是工具人呢?大恩人还差不多。”
“得了吧!你们画廊最近的风波我可是全程关注着呢,你又想到什么鬼点子来补救啊?”
这个“鬼点子”是白音想出来的,而陆云声认为,是可行的。
“画外音”策展提案时,确实没有定死在平面这块,会同时展出若干分类的手工作品,这也是主题展览的一大的拓展考量。
所以陆云声当初才没对豆芽菜的“角楼”微词过多。
原本是打算把手作放在一个栏目的,但豆芽菜这个主推的作品闹出了这么大的话题,现在不得不考虑为此做一个迂回战术,反正众人都已经对这个榫卯手作“不待见”了,直接撤掉有失体面,但不撤不作为显然是给人当靶子,势必会继续引发争论,但情势未必会一直胶着……
在这个大环境,“黑红”也是红,反正画展怎样都要宣传的,能有个作品还没展出就被讨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些粉丝不是不满豆芽菜“破圈”吗?那就先不提她,也不提这个作品,干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