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秦寻殿下与徐福大人今日就要去燕国谈判了,你们说他们能成功吗?”一名挑担的货郎停下脚步,向身旁的同行问道。
“秦寻殿下与徐福大人何等英明,他们连叛乱都能平定,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另一位货郎自信满满地回应,引来周围一片赞同之声。
城门处,秦寻与徐福身披甲胄,威风凛凛,身边是精锐的护卫队伍。围观的百姓们自发让出一条通道,目送他们离去。人群中,一名年轻铁匠高声喊道:“秦寻殿下、徐福大人,我们等你们凯旋!”
秦寻与徐福回眸一笑,向众人挥手致意。他们跨上战马,扬鞭疾驰,身后是无数期盼的目光和祈祷的声音。
与此同时,燕国都城燕京内,气氛却截然不同。燕王坐于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面露阴霾,他的谋士们围绕左右,窃窃私语。
“燕王,秦寻与徐福联袂而来,恐怕此次谈判不会那么简单。”一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
燕王冷哼一声:“哼,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何手段。传令下去,全城戒备,严阵以待。”
燕京城门处,秦寻与徐福一行人抵达。燕王亲自率众臣迎接,表面上热情有礼,实则暗藏杀机。双方步入大殿,谈判正式开始。
燕王开门见山:“秦寻殿下,徐福大人,我燕国与贵国素来交好,为何如今竟兵戈相见?”
秦寻目光炯炯,字字铿锵:“燕王,我秦国并无侵犯之意,但贵国屡次挑衅边界,意图不明。今日我二人前来,只为寻求和平之道,还望燕王能诚心以待。”
徐福接着补充:“燕王,两国交战,百姓受苦。我们希望两国能共享太平,互惠互利,不知燕王意下如何?”
燕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一个共享太平,互惠互利。秦寻殿下,徐福大人,你们以为我是三岁孩童,会被你们几句漂亮话糊弄过去吗?”
燕王突然拍案而起,大殿内顿时剑拔弩张。然而,秦寻与徐福面不改色,他们早已预料到这场谈判的艰难。
秦寻从容应对:“燕王,我们并非来糊弄你,而是真心希望两国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你执意开战,我秦国虽弱小,但为了家国荣誉,必将拼死一战。那时,无论是胜是败,两国都将付出惨痛代价。何不放下偏见,共谋发展?”
徐福适时插话:“燕王,两国交战,最终受损的是百姓。难道你忍心看着你的子民流离失所,饱受战火之苦吗?”
燕王一时语塞,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就在这时,一名燕国老臣站了出来,他对着燕王深深一揖,恳切地说:“燕王,秦寻殿下与徐福大人所言极是。战争只会带来痛苦与毁灭,和平才是百姓之福。请您三思。”
燕王凝视着秦寻与徐福,他们的坚毅与决心犹如利剑刺破了他的傲慢与偏见。最终,他长叹一声,缓缓坐下:“罢了,秦寻殿下,徐福大人,我同意你们的提议,两国暂时罢兵,共商和平之策。”
大殿内响起一片松了一口气的低语,秦寻与徐福相视一笑,他们成功化解了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安宁,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他们必须尽快找到长久和平之法,才能真正守护住秦国的安宁与百姓的幸福。
秦寻低声对徐福说:“徐福,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恐怕比谈判更为棘手。”
徐福紧握秦寻的手,眼神坚定:“秦寻,只要我们携手并肩,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为了秦国,为了我们的家国荣誉,我愿与你一同面对。”
秦寻回握住徐福的手,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蕴含的力量仿佛能穿透黑暗,照亮前方的路。这一幕,恰巧被一名匆匆赶来的燕国侍卫瞥见,他不禁驻足,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这便是真正的英雄吧!为了国家,甘愿付出一切。秦寻殿下和徐福大人,他们的精神,足以激励每一个燕国人。”
燕京的夜市热闹非凡,酒馆里,一位说书先生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秦寻与徐福的英勇事迹。台下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掌声雷动。
“话说那秦寻殿下与徐福大人,他们携手并肩,力挽狂澜,不仅拯救了我大秦于水火之中,更是在燕国谈判桌上力挫敌酋,为两国百姓带来了和平的曙光。这样的英雄,怎能不让人敬佩!”
而此时的秦寻与徐福,已悄然离开了酒馆,他们走进燕京的大街小巷,与燕国的百姓们亲切交谈。他们倾听民众的疾苦,分享着对未来的构想,人们被他们的亲民姿态深深打动,纷纷举起酒杯,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