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
众人一愣,随即认真起来。
先秦时期夏国数得上名字的学派有近两百家,统称为诸子百家,后世记载,百家所着学术着作共有几千篇,流传最广的儒法道墨阴阳等家至今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这些如果是诸子百家的物品,那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摆放方式罢了!”有人强行找回面子。
“不见得。”另一人反驳,指了指展柜里面的东西:“我知道这个石牌。”
“说说?”其他人有些好奇。
“《孟子》中记载过一个叫做许行的人,他依托神农氏的言论宣传他的主张,在当时被称为农家,他们行走各国,不求高官厚禄,只希望得到一片土地用来耕种,主张以农为本。”
“然后呢?”众人听着这些资料性的没有太多兴趣,催促他赶紧说关键的。
“他们有一块日晷,或者不能叫做日晷,应该叫做兴农盘。”
说话人顿了顿:“那是最早的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按照要求摆放好后,根据太阳落下的区域来指导耕种,这块石牌就是农家的那块兴农盘。”
“宁大师,对么?”专家看到宁帆的视线,主动询问道。
“不错,就是你说的这样。”宁帆道。
众人怔在原地,看着石牌嘴角抽动。
“农家的象征?兴农盘……这……这种东西又是怎么冒出来的?”
宁帆不解释,让人关灯,摸出手电筒。
灯光亮起,兴农盘中间突出的金属针影子落下,正好停在大寒。
转动手电筒,再换了地方,指针影子停在立春上面。
专家们满眼震惊:“这怎么做到的?也是日晷原理吗?”
“不对啊,太阳的位置会变,这个影子不准确!”
宁帆重新开启手电筒:“古人的智慧还是可以的,他们根据太阳的角度不同制作了量天尺。”
“那是什么东西?”专家问道。
“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研究出的测算天地运行规律的一种仪器,不过已经失传。”
宁帆解释几句,摆摆手。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兴农盘经过量天尺校对后可以根据正午前后的日照核算节气。”
专家们睁大眼,盯着宁帆的操作,半晌,叹口气。
“厉害!那其它的东西是不是……”
“都是当年诸子百家流传下来的各个学派的东西。”宁帆缓缓道。
走上前,随意指着物品。
“这是墨家巨子的信物墨家机关锁,这个是法家的信物商鞅木,这个是阴阳家的风水鱼饰……”
一件件东西介绍过去,众人完全眼花缭乱,久久说不出话。
();() 直到出了馆,才有人回过神,咂咂嘴,一脸深情。
“要是早二十……不!三十年!能早三十年来到第一博物馆,我必然不会是现在这样!”
“生不逢时,天不生宁大师,吾道万古如长夜!”
“宁大师,抱大腿!”
宁帆听得满脸纠结,走过去,看着他们手机屏幕上没有来得及关闭的页面轻轻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