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李荣跟王婷玉刚回到实验室。
李荣便接到了张老师的电话,
“有一篇《植物生态学报》的文章,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方向,需要审稿,我你邮箱了,你问问王婷玉怎么审,然后写个审稿意见给我。”
“好的。”李荣抬头看了一眼王婷玉,然后答应道。
“那这周末之前我。”张老师挂了电话。
“师姐,张老师有篇《植物生态学报》的文章让我审,他让我问问你。”李荣说道。
“哦,这样啊,一般张老师对于eco1ogy,eco1ogyLetters这些比较大的期刊是自己审的,中文期刊和一般的英文期刊都是交给学生,我之前就接过张老师关于功能性状方面的审稿。”
“张老师对审稿意见有啥要求吗?”李荣问道。
“按照你自己想法写就行,你觉得有问题的标出来,他会最后决定的。不过建议你最终审稿意见不要直接拒稿,咱们都是搞科研的,辛苦咱们也都清楚,给人家一个机会吧。”王婷玉说道。
“而且学术圈就这么大,基本一看内容就知道是谁做的。尤其在国内,通常有打招呼的情况,碰上认识的就联系一下,能快通过审稿,这些情况有时候一些大牛为了赶时间会这样做。”
“哦哦,好的。”李荣答应道。
“你之前文章不是有审稿意见嘛,你就模仿着弄一下,格式啥的照抄就行,内容你看一下把问题圈出来。”
李荣点点头,打开了电脑的邮箱。
收件箱里躺着一封最新的未读邮件,点开一看是张老师转的。
下载下来是一个ord文档,题目是“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平平无奇。
李荣大致瞄了两眼,准备回宿舍再弄,于是把电脑又合上了,跟王婷玉告辞……
到宿舍后,李荣点开了文件开始正式审稿,这还是他重生过来审的第一篇稿子。《植物生态学报》是一个中科院办的期刊,分中文版和英文版,英文版被scI收录了,不过影响因子才一分左右。
张老师是这个期刊的编委,所以有时候有约稿任务,也有时候需要审稿。
李荣大致扫了一下内容,ord一共有43页,包括期刊信息,投稿Id,文章类型,投稿日期,然后就是作者名了。
一共列了5个作者,每个都标出了研究单位,一作、三作和五作都是长安农大的,基本上都是国内同行。
随后便是正文内容,正文没有排版,是单栏显示,他自己写文章时的初稿也是这样。
李荣看了看标题,摘要以及关键词,大概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在黄土高原区域取了十几个样点,然后评估了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是很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早在19世纪就开始研究了,李荣没有看出来文章有什么新意。
但是研究区域好像比较特殊,因为这种研究一般是在草地和森林研究多一些,黄土高原不太适合研究这方面内容,最后看了一下结果,果然结果不是很好。
随后,李荣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看了一遍全文,审稿跟看文献还是有点区别,像这种文章,平时可能就看一下摘要和图就过了,但是审稿得挑毛病,所以得仔细一点看。
感觉文章应该是新手写的,摘要和结论部分有明显的润色,文章结构有点混乱,图也不是很美观。
那么,可以开始写审稿意见了。
虽然这个工作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毕竟算是在一个很少有人涉及的研究区域进行采样,要一篇中文还是差不多的。
但是结构混乱还是有点问题,给个大修吧,毕竟也是自己第一次审稿。
模仿之前的审稿模板,他改了改摘要,然后粘贴上去:作者xxx等人在黄土高原选取了十三个样点,探究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结果现,在本研究区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存在显着正相关。
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如果投稿人进行修改后,我建议表在此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