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袁绍大军已经休整完毕,继续启程赶往河北,他接到了董卓关于封他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的诏书。
虽然和董卓敌对,但是这样袁绍也就可以,名正言顺进驻冀州渤海了。
袁绍行帐,袁熙整了整理衣冠,把腰背挺直,大大方方的走了进去,还别说自家老爹还是挺有个人魅力的。
袁绍日后能聚集大批人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起码的就是袁绍长得,很能给人好感,儒雅风流,仪表堂堂,威容严肃;这是世人给袁绍的最直观评价。
就连袁熙也不得不说,若是不知道老底,一般人真的能很容易被袁绍忽悠住。
“显奕见过父亲!”袁熙进门后,随即施礼说道。
礼节方面袁绍异常注重,饶是有些思维跳脱的袁熙,也不得不注意,这是规矩,你得先适应规矩,才能修改规矩。
“我儿来啦。”袁绍放下手中的书籍,看着袁熙笑道:“快快免礼,过来为父这边坐下。”
袁熙趋步走过去,很乖巧的坐了下来。
袁熙虽然面貌不比袁尚乖巧,但也具有一股儒雅之风,对于这个儿子,袁绍其实也有一点可惜的,毕竟不是嫡长子。
又闲聊了一会,袁绍瞥他一眼,忽然道:“显奕,你觉得当今洛阳的局势如何,今后又会有如何变化?说说看。”
好么,这明显是父亲又要考教自己了,袁熙微微一笑,抬头答道:“回父亲话,往远处说显奕不知,但近日,以孩儿看来,董卓在洛阳胡作非为,定不能得人心,恐不能长久也。”
袁绍点点头,董卓这样子搞下去,要是能长久就见鬼了,不过袁熙的回答太过四平八稳,没有新意,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想了下,袁绍终是道:“显奕,你觉得父亲今后该如何去做?”
深深吸了一口气,袁熙小心措辞道:“父亲大人,可假领皇帝之名,汇集天下英雄共聚洛阳,以破董卓。天下各镇必定起兵响应,届时父亲可借袁家四世三公名望,又有义者之声,那统帅群雄的盟主之位,必为父亲所得。”
其实这些论调,在这一路上,张纮都给自己分析过,自己就将此策献上,说道这儿,袁熙故意停住不说。
袁绍听得正入神,忽然见他不语,忙急道:“显奕怎么不说了,接着说。”
袁熙心里微松,继续组织措辞说道:“到时,父亲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积累名望,若是能击败董卓,父亲之名青史流传,亦不是不可。”
流传青史可比什么都管用,说完这句话,袁熙能感觉到,袁绍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毕竟袁绍最在乎的,就是声望和羽毛。
袁熙轻叹,不做这事,父亲你也可以名留青史了,不过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袁绍自是听出袁熙话中之意,便也顺着他的意思问道:“那假如要是,我们没有打败董卓呢?”
这正是之前,袁绍询问曹操的话。
“那天下便也乱了,父亲自可回河北,无论如何,袁家在父亲手中,当可大兴!”袁熙笃定说道。
“好!”袁绍猛地一拍木桌,英俊的面颊都红了起来,手掌微微颤抖,低声说道:“我袁本初一定要让袁家的声望,在我手里达到顶峰!”
袁熙默默的看着袁绍,顶峰是什么?现在袁家的声望早就达到顶峰。
果然这乱世世家大族之中,哪有什么真正的忠诚,不过是背叛筹码多少吧。
袁绍好一会才平复心绪,看着袁熙深深的审视道:“显奕你很不错。比你大哥要强一点,为我袁家,好好努力。”
此刻袁熙感觉自己,好像一直小看这个父亲了。袁熙心里冷哼,比不比大哥强他不知道,但是比袁尚强倒是真的。
这么看来袁绍日后传位与三弟,也就想得通了,早有的念想罢了,如果不是自己横空出世,袁尚想罢,即位更顺利吧,如今自己的插手,那就不好说了。
废长立幼,这才是袁家自取败亡之道的主因啊。
袁熙其实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记忆中的很多事情提前了而已,他这么做,改变不了什么进程。
但是能改变自己将来,所能获得的政治资本,和在袁绍心目中的位置。
哪怕是一点点,这便已足够!良久,袁绍突然看了看天,突然想起袁熙四岁那年的事情。
于是不禁长叹道:“刚才我一直在思考你的话,的确有些道理。要家破人亡,由你;要化家为国,也由你。不过不可鲁莽行事,等我看准了机会,再实施你的策略!事以密成,谋以泄败。凡事都要等等再说,我袁家兴亡在此一举了。”
不过话说,袁绍确实有一套,也许如果官渡之战没有失败的话。
历史上对袁绍的评价,可能会更高,起码不一定低于刘备。
错综复杂的客观形势,把袁绍父子推上了历史舞台,而袁熙与张纮的策略,确实启了袁绍,同时又坚定了袁绍的决心。于是,起兵反动的计划开始筹划了。
几天前,袁绍和曹操告别后,就有一小吏来禀告,说大儒蔡邕一家,刚从吴郡回到到陈留城外,正要拜访袁绍。
起初,蔡邕被流放到朔方郡,遇到大赦后,得以返回家乡。五原郡太守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指控蔡邕诽谤朝廷,于是蔡邕流亡南方,前后达七八年。
董卓听说了蔡邕的名声,便征召他做自己的僚属。蔡邕起初自称有病,不肯接受征召。
董卓于是大怒,骂道:“如果蔡邕不来,我能把蔡邕全族杀得一个不剩!”
蔡邕感到恐惧,只得接受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