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鉴宝无双杨浩全文免费阅读 > 第89章 大关(第1页)

第89章 大关(第1页)

章老一问,刘馆长立即应道:“对!而且刚才我还打着手电看了,确是‘泥无金星’!”

这一鉴定要点本身,他说得没错儿。真品子玉罐,由于精选泥料又精心处理,所以里头没有杂质。所谓“金星”,其实就是云母之类的杂质反光。

这话也引来了几个人的附和。

章老笑了笑,“这件澄泥蟋蟀盆,我也是因为偶然机会得手的,参研了很多年了。今天既然是交流会,那就畅所欲言嘛!不管是哪方面的看法,都可以提出来;交流,有碰撞才更有效!”

此时,同桌的金声振也笑了笑。他并不懂这个,却心道,老章这惺惺作态,拿捏得不错。

现场很多人和金声振想法类似,虽不觉得章成锦是惺惺作态,但也觉得他就是客套一番。

只有吴夺暗忖,难不成章老知道这是一件民国时期的老仿?

想来,章老倒是有可能想借着交流会进行更深层次的碰撞,而不是仅仅展示一件古玩珍品,只作欣赏性交流。

章老说完之后,现场有些安静,而胡允德发现吴夺陷入了沉思,轻轻敲了敲桌面、清了清嗓子,“小吴,你有什么想说的么?”

他这一说,现场几桌人的目光不由都看向了吴夺。

吴夺回神,“没什么,我也不是很懂。”

“小吴上午说宣德官仿的时候很有见地嘛,现在又有话要说?”这时候,刘馆长接话了,“有话就说说,刚才章老也说最好有碰撞嘛!”

刘馆长显然是不怀好意,借机出手。

他对子玉罐有研究,自认为这一件就是真品无疑;同时,上午的宣德官仿吴夺搡了他的面子,让他不爽;还有,吴夺是章老引荐参加交流会的。那么现在,只要吴夺说话,不管是正是反,他都可以施以颜色。

如果吴夺只是附和子玉罐为真品进行夸赞,那么他可以旁敲侧击,暗讽吴夺溜须拍马。因为吴夺不是开始的时候和大家一起说的,而是在胡允德的“提示”下,专门地单独地拍马屁。

();()  当然,如果吴夺提出异议最好,他正好当面驳斥、教训一番。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之前吴夺寂寂无名,想来章老也是刚认识不久,未必了解很深。

若是吴夺强出头,更是正中下怀。

刘馆长说完,章老也不由看了看吴夺,眉头一挑,“小吴的眼力已经好几次让我惊艳了,有什么就说什么!要不然,交流会就失去真正的意义了!”

吴夺刚才已经琢磨过章老的用意,此时,章老又这么点他,如果再虚与委蛇,那就有点儿不合时宜了。

“主要是我和大家的看法不太一致,而且我是晚辈,眼力尚浅,说错了怕大家笑话。”吴夺就此站了起来。

“哪有前辈笑话晚辈的道理?”刘馆长哈哈大笑,“年轻人,不能太好面子,不然很难进步啊!”

吴夺没搭理他,只是看了看章老。

“来!”章老招手。

那就来吧。

这玩意儿我听得太清楚了,除了年份,还有工手,这可不是一般的民国老仿。

“这件子玉罐,我个人的看法,不是康熙年间赵子玉的手笔,而是民国时期的高仿,大致应该在三十年代。”既然要来,吴夺干脆就直接点明。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直接点出高仿就已经够生猛的了,居然还说出了高仿的具体年代!

章老的神色也很是讶异。

此时,只有三人在圆桌边,章老在中间,吴夺在一侧,刘馆长在另一侧。其他人则或坐或站,都在各自的座位上或者所在的桌边。

刘馆长察言观色,暗中欣喜,“小吴你这可不是不太一致啊,而是恰恰相反!有什么凭据么?我刚才也分析得很多了。”

“嗯,刘馆长对子玉罐研究颇深。”吴夺微微一笑,“据我所知,子玉罐从清代至今一直都没断过高仿;刘馆长可知,仿得最好的是哪一位么?”

刘馆长见吴夺气定神闲,也不由放缓了节奏,略略沉吟,“现代高仿就不提了,难有古意盎然之作。而从清代道光时期到民国时期,很多制罐名家都仿过子玉罐,所以,很难挑出仿得最好的一位。”

();()  章老听了这话,也不由微微颔首。

的确,从道光到民国,北方的不少制罐名家都仿过子玉罐,而且都是以奉为圭臬的心态去仿制,所以就特别逼真;甚至有的高仿,是对着真品原件,连上面的划痕和磕碰都一并仿了。

同时,就手工艺匠人来说,北方和南方的风格一般泾渭分明;但是这子玉罐,南方的制罐名家也曾仿过,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说出仿得最好的是哪一位。

“对,我也说不出谁是仿得最好的。”吴夺一本正经地应道。

刘馆长一听,心里暗骂一句妈卖批,你想闪死我啊?你也不知道还装的哪门子大头蒜?

“不过,我却知道,这一件既然连刘馆长都当成真品,那高仿者最起码能算得上仿得最好的人之一。”吴夺却不紧不慢又接了一句。

刘馆长又被闪了一下子,“你说什么?”

章老看向吴夺,满眼期冀。

明眼人此时已然看出来了,这子玉罐,有可能真是一件顶级老仿。就连刘馆长,也因为章老的眼神打起了鼓。

对于章老来说,拿出一件顶级珍品并不难;但是这一次,他是别出心裁,估计就是为了真正的交流提高。

“我说:大关!”吴夺朗声接口。

这是他听到的内容。实际上,“大关”只是一个外号,他也不知道具体身份和来历,只知道这就是大关的作品。

“真是大关?”刘馆长登时心虚,不由看了看章老。

章老点了点头,“民国时期三十年代,北京城有一关姓工匠,外号‘大关’,从学艺开始,就以子玉罐为样本;学成之后,所仿子玉罐足以乱真。如今流传的子玉罐赝品,半数以上出自大关之手。所以说,找出一个仿得最好的或有争议,因为每个人眼光不同;但是,却能找出一个仿品被当成真品最多的人,那就是大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